说说36师防化连喷火排14班参加老山拔点作战的往事
吴耀庭
欢迎战友们给我讲当年的战斗故事,电话:13813417993
邮箱:wuyaoting6666@163.com
QQ;457995680
2018年8月25日,这天是中国传统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纪念死去亲人的节日。旧时,还有人在这一天向河里投些酒食之类,并做“放河灯”的祭祀程序,名曰“斋孤”,就是施舍些酒食之类分给那些死去而灵魂不得超生的“孤魂野鬼”,让他们在非人类的世界里,能够得到尊重与分享。
图1:排长秦东华(后排左三)与14班战友出征光荣照,前排左二为班长方志华
前排左起:时道扬、方志华、徐芳、苏良顶、张健;
后排左起:张志新、胡宝洪、秦东华、张志良、常宝才、李桂祥;
这天下午,吴耀庭的微信里收到刚加的老战友、原36师防化连14班班长方志华的微信:“文书:我看了1078高地观察哨的事迹,对我触动很深,您不愧为是我们连队的大秀才。同时,我也想把14班的一些故事说给您听听,请您撰写共大家分享。”紧急着,方志华又发来一份十四班参战经历,这是根据他34年前的流水日记写的。
方志华所在的14班,隶属于36师师直防化连的第5排,这个排是喷火排,他是14班的班长,他退役后在浙江龙泉一家农行供职,该忙的时候忙,该闲的时候闲,日子过得挺惬意。方班长的来稿,让我既感到意外,又感到亲切。说意外,是因为我连也有在1175.4高地上战斗过的小分队,前面我和王排长列了个题目,想写一写曾“八十年代上甘岭”上奋战过的军人,结果参加此次战斗生活的人都未有实质性内容的回话,仿佛他们从空气蒸发了一般,惹得王排长心里不畅快。而感到亲切,是因为方班长,我们一起生活战斗过三四年的老班长主动送来了生动的战争实例,着实让人感动万分,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说实在的,前一阵子王排长和我撰写到喷火的故事时,确实想得到一些喷火兵参战的实例,但由于未深入采访,故而就浅尝辄止地写了表面的参战而停了下来,只写了肤浅的喷火兵参战后去看望王排长的故事,而没有谈具体战斗是如何打的。
图2、方志华在马塘训练中
言归正转,该做我们的主人翁方志华他们的战斗故事了。
我36师师直防化连14班(喷火班),参战时叫陆军42师(甲)防化连14班,第一次配合步兵连是1984年12月10日,参加人员有方志华(班长)、张健、张志良、时道阳、胡宝洪、常保才、张志新、苏良顶、徐芳(副班长)、李桂祥(副班长)、刘帮良(见习排长)、徐勤章(见习排长)共12人。
14班是配合陆军42师(甲)1团3营7连开始战前协同训练。
班长方志华带领一个喷火器小组(两具喷火器),成员有方志华、苏良顶、张志良、张志新、刘帮良共5人,配合7连7班和9班,还有无后座炮、轻重机枪、喷火器等武器为之配合,组成一个主攻排,开始所谓“战前魔鬼式”训练,时间约一个月。
图3、排长秦东华(右)和班长方志华(左)
由李桂祥、徐芳俩位副班长带领其他人员组成的另一个喷火小组配合其他班、排。
经过一个月的协同作战训练,初步达到团队战斗试作战标准,形成作战能力。
于是,7连决定去前线察看实际地形地貌,熟悉战场情况,准备接管阵地,全连班长及以上干部全部参加了察看地形行动。1985年元月20日我跟7连干部先去1175.4高地,然后去13号界碑等边界进行观察,确认了我喷火兵人员接管阵地后守卫的位置。在接近边界时,不时就有炮弹在我们周围爆炸,飞弹随时会在我们头上飞过。幸亏有边防连队干部带队,并提前与我们讲了很多注意事项,才让我们顺利完成察看地形的行动。方志华班长认为,通过这次实战状态下的训练,对自己心理素质及与步兵的协同作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图4、战士常宝才(前)与战士王富林(后)
1985年1月29日,方志华又接到上级命令,命令他带一组喷火小组配合42师(甲)1团1连攻打-14号高地。方志华带领苏良顶(副射手)、俩人为共用同一具喷火器;张志新(正射手)、见习排长刘帮良(副射手),他俩也共用同一具喷火器。4人于1985年1月29日上午赶到(甲)1团1连报到。
方志华说,故事讲到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本来张志良为正射手、张志新为副射手,俩人同用一具喷火器,由于张志良在训练时负伤,暂时不能参加战斗,虽然张志良极积请战,但连队干部综合考虑还是叫他在后方治疗,后来方志华安排张志新为正射手,由见习排长刘帮良为他的副射手,参加了这次战斗。我们到达1连后,被直接配合到该连队攻打-14号高地的主攻班1排2班。
图5、排长秦东华(左)与副班长李桂祥(右)
李桂祥因2月6日赴船头地区修工事翻车负伤被送昆明就医,未参加拔点战斗
后排左起:秦东华(排长)、苏良顶、徐勤章(见习排长)、张健、徐芳、李桂祥
1月30日,方志华他们随1排2班秘密向前线摸近,接管了11号高地。由于他们是配属部队,没有固定的猫耳洞隐蔽,连队干部要求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找隐蔽之处。由于那边山体自然山洞比较多,方志华他们就在岩石底下隐蔽起来。就这样,白天去前沿观察地形及进攻路线,晚上坐岩石底下待命。从1月29日到2月7日,方志华他们每天在炮弹爆炸声、子弹的飞行声度过,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在那里不但要防炮、防枪、防地雷、防特工、防越军进攻,还要防蛇、防老鼠、防自然灾害,同时还要防止喷火器受潮,要保证喷火器不能受潮,要确保在射击时的有效喷射。而受潮后,喷火枪是不能点火喷射的,关键时刻不仅不能消灭敌人,还会使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
1985年2日5日,上级命令方志华他们在6日必须夺回被越军占领的-14号高地。根据几天来的观察,-14号离11号高地约1000多米,白天进攻因攻击目标运动线路长、容易暴露,面临被枪炮覆盖消灭的危险,故不宜白天进攻。为了减少伤亡,连指命令他们选择2月5日晚上潜伏-14号高地山脚下,2月6日凌晨发起总攻。
图7、班长方志华
经过最后一天的进攻前准备,2月5日傍晚约6时左右,方志华他们在11号堑壕口秘密出发,陆军42师(甲)1团团长在堑壕口一个一个的与出征的战友们握手送别。
通向-14号高地山脚的通道是工兵早几天开通的,7:30左右方志华他们匐匐到-14号高地山脚下潜伏好,等待2月6日凌晨发起总攻。
“同心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方志华班长此时此刻认为,这次在-14号高地打主攻,作为喷火兵要地35米以内的距离向敌堡或敌阵地喷火射击,十分危险,自己作为喷火手肯定是百分百回不来了。2月4日傍晚,方志华正好碰上搞军工的高炮营老乡殷世平战友,就把身上的上海牌手表及还有十几块津贴费及几斤粮票交给殷世平,并写下方志华家乡的地址,如果这次不能回来,请殷去方的老家看一看方的父母亲……内心深处虽也有点“凄凄惨惨戚戚”,但为国捐躯之心确实是赤胆忠诚,也无怨无悔!
终于等待到2月6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方志华他们跟着步兵向-14号高地山顶冲击。他们一直冲到山顶后,并未发现越军,只发现越军丢弃的一些破烂生活用品及一些陈旧器材,原来是越军早己逃遁,其实这不仅仅是越军“金蝉脱壳”之计,而是越军想对我军玩一点花样,让我军登上山顶,然后来个炮火覆盖,想让我军遭受重创。
方志华随1连1排2班在-14号高地呆了约半个小时后,准备向越南方向修防御工事,正在这时一发炮弹落在-14号高地山顶上,原来敌军己发现-14号高地被我军占领。
这时我军指挥员发现该高地确实易攻难守,命令全体战友向11号高地迅速撤离。这时越军己向-14号高地及11号高地实施大规模的覆盖式炮击。方志华他们按原来的路线往11号高地攀爬,刚爬到山脚下时,一发炮弹就落在方志华他们身边不远处爆炸,炮弹冲击波把方志华掀了起来,眼前视线一片模糊,方志华心里话:“这次肯定要‘光荣’在这里了”。可是方志华大难不死,在过了几分钟他清醒后又继续往前爬,1千来米的距离约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爬上了11号高地。通过检查人员及装备,未发现人员死亡和武器损坏,只发现方志华的左手拇指尖被弹片划伤,但不影响继续参加作战。由于上级指挥员下达果断撤离命令,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这次总算逃过献身沙场的这一劫。
2月6日中午,方志华他们又接到上级命令,2月7日凌晨要重新占领-14号高地,于是他们又马上检查武器装备,等待上级下达出发命令。傍晚,方志华他们又向-14号山脚运动,潜伏在-14号高山脚下,等待凌晨的到来。
2月7日凌晨,方志华他们从进攻到撤回与昨天的过程基本相同,越军同样炮击-14号到11号高地。由于昨天积累了实战的经验,该次撤回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撤回后,方志华他们又暗自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1连的作战任务由于无敌可打,喷火兵也无火可喷,就这样后来方志华他们又回到防化连。
1985年2月初,连长、指导员又叫方志华所在的班派一具喷火器参加汉阳及AB据点拔点作战任务,按常规是方志华他们打进攻刚回来,是可以安排其他人员去的。但在这个时候,我们的14班班长方志华想,自己是班长、党员,又是一个老兵,再加上在-14号有2次进攻的经验,作战经验比其他战友丰富些。于是方志华与副射手苏良顶又到步兵连报到,2月11日参加了汉阳拔点。
该次战斗比较激烈,战斗打响后,未过几分钟就有伤亡人员抬下来从方志华他们身边经过。当时方志华突然有了个奇怪的想法:“一个担架上的人可能就是我!”正在这时,步兵班长叫:喷火兵向前运动,做好消灭目标准备。
听到命令后,方志华与苏良顶立即往目标方向移动,几乎在同一时刻,听到一声巨响,步兵班长说:目标己被我炮催毁。当即又叫方志华他们暂时隐蔽,等待攻击下一个目标,完成下一个任务。又很庆幸,这次战斗同样由于班排配的小炮发挥作用,未用上喷火器,方志华感到又暂时捡回一条小命,16日下午回到了自己所属的防化连。
1985年3日初,方志华又接到连队通知,要求他们做好攻打大青山的准备,后来上级取消了攻打。
真想不到我还能活着回来,如果-14号高地有敌人、如果汉阳及A、B据点的拔点用上喷火器、如果继续攻打大青山、如果被炮弹、地雷、子弹击中,人一生的命运就会被改写,或许很艰难,或许很悲惨,或许一命归西……这些设想,作为参战一员,特别是喷火兵的一员,都是心中有所准备的。
图8、方志华立功证书
方志华感到确实很幸运同时,感谢连队对我培养,也感谢上级指挥员的正确指挥,战后,方志华班长荣立三等功一次,这些参战的经历,成了他永远的荣耀!
图9、在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龙泉支行工作的方志华
(感谢方志华等战友提供真实的战斗故事和珍贵的图片)
方志华,1962年生,中专,中共党员,74年7月至78年7月,在龙泉城北中学读书;80年11月参军,1984年7月-1985年7月,随所在部队赴滇作战,任班长,荣立个人三等功,所在排荣立集体三等功。退伍后在龙泉市农业银行工作。曾任副主任、主任,现岗位龙泉农行风险经理。2006年被农行浙江省分行评为信贷管理先进个人,2011年被农行丽水市分行评为先进党员,前后6次被农行龙泉市支行评为先进个人,8次被龙泉市总工会评为工会积极分子。
预告:本人前一阵子,配合王排长讲述了1078高地为主线的老山战斗故事,得到了战友的鼓励和原部队首长的肯定,王排长和我决定,再追加12个系列故事(篇目由王排长决定,故事完成后集结出书),共用36个故事来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待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念那场为共和国改革开放打出和平环境的奠基之战,欢迎大家给我们讲战场故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