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之功 历史记忆——读孙加永先生《传承红色文化》一书有感
2024-01-25 22:37:55
  • 0
  • 0
  • 0

薪火之功 历史记忆

——读孙加永先生《传承红色文化》一书有感

吴耀庭

 

癸卯年初冬,在参加大丰区红色资源与保护协会理事会活动期间,收到了大丰区万盈镇政府通讯站长、中国新四军暨华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主办的《铁军》杂志工作站站长孙加永先生赠送的由他著作的一本书,书名叫做《传承红色文化》,该书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洋洋洒洒共421千字,311页,前面还另设有76个彩页,增重了该书的厚实感。

初识加永先生,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当年盐城市公安交警支队创办了一个杂志,名叫《人车路》,记得当时是《人车路》杂志社招聘编辑人员,我和加永都是从部队这个大融炉里融炼过的人,虽然那时候都有从事编辑的愿望,或许从事那份工作后,我们也会成为合格的编辑人员,但那时由于我们没有学历也没有关系,加之我只有27岁虚岁,加永也只有26虚岁,社会经验不足,我们双双被淘汰,未能走上那份自己向往的编辑岗位。虽然那年盐城《人车路》杂志的编辑没有当上,但从那时起,我就结识了一个踏实奉献,努力做事的加永同志。后来通过努力,我们还是成长为乡村写作的专门人员,成了共同学习写作之路上的挚友和伙伴,相互鼓励一路走来。

2012年,笔者50岁时,当年的工作岗位是西团镇党委西团镇政府主办的《西团视窗》旬报采编,当年曾把自己30年来文字生涯的作品汇编成一个集子,取名《寸草春晖——吴耀庭文字生涯30年集萃》,总文字近40万字。赠送一本给加永后,加永不辞劳苦,为本人采写了一篇通讯《乡土文化的传播者》,该稿先后被大丰日报社、大丰新闻网、大丰文明网、盐城市文化广电新闻网、江苏文明网、中国农业新闻网、凤凰卫视网等新闻机构采用。

2013年至2014年间,我被江苏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聘任为江苏省安全文化丛书编辑,负责该中心的安全文化书籍及安全文化产品的文字编辑。其间,加永先生因到《铁军》杂志开会以及与笔者一道参加盐城市纪委、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盐阜大众报等主办的新四军廉政文化研讨会等活动,与本人有过一些接触。

笔者与孙加永虽系多年朋友,是学习和写作路上的伙伴,但由于分属两个乡镇,对加永实际的写作情况了解还是很有限的。现在猛然间,加永把他这近42年的作品精品,用一本编著的形式,一古脑儿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是这么一本厚重的作品,顿时被加永的写作精神所感动。这本书中,既有采写大将粟裕夫人楚青(原名詹永珠)女士的图文,也有加永与原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新四军暨华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会长、朱文泉上将的合影,有加永与粟裕大将之次子和女儿粟寒生、粟惠宁以及粟裕大将女婿也是陈毅元帅三子陈小鲁等人的合影及文字;更多的是加永在参加各种红色新闻采写活动中的剪影照片,如与《人民海军》报社副社长虞棣棠大校合影,与海军司令部战友张强合影、与国防大学副校长黄玉章合影,与人民海军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协会员刘纯华等人合影,与中国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冯延龄中将秘书、军科院宣传部副部长姜文明等人合影,与中共东台市委书记储金泉等合影,与海军舟山基地司令许志明少将等合影,与粟裕大将警卫班班长、原空八师参谋长黄启英等合影,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徐君华大校合影,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军区联勤部副部长仇学富少将合影,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徐承云中将合影,与中国新四军暨华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社长、著名军旅书法家、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清葆少将合影,与《铁军》杂志社总编辑李赞庭合影,与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徐红少将合影,等等等等,林林总总,全部展现出来,犹如一篇篇复杂的军事史记,还有大量篇幅的基层人物合影与图文,深刻反应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加永先生从事过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反映这个变革时代的各类时代先锋,加永也从一名写作爱好者,变成了一位深入基层一线从事采写工作的专家。

转瞬三十多年过去了,加永也已跨入60岁的年轮,他由一名初学者、文学爱好者,新闻工作者,转变成了写作大家,各类作品精彩纷呈,用一本书《传承红色文化》来概括起来,把这些年对文学腼腆的爱好,到文学不懈的追求,到这本厚重的丰收果实,仿佛一个勤恳的农人到了收获的季节一般,加永在文学领域收获了成功,也收获了丰收,更收获了他精彩的人生。

《传承红色文化》在图文序言之后,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作者的近二十首小诗,加永虽不擅长写诗,但也作了探索,这些小诗,是加永文学殿堂里的皇冠,它既有红船精神的光芒,也有党旗插上珠峰的豪迈,有永远跟党走的坚定,有打好疫情攻坚战的险峰之作,有拜谒文学大师的虔诚,有参观高邮对日最后一战的欢欣,也有自家风光的明媚和心中的翠竹的气节,更有退役老兵永志不忘的爱国情怀,还有歌颂家乡万盈镇春色的美好憧憬,还有那个从芳草地里长出来的九月树,豪情满怀……

《传承红色文化》在诗歌之后,便是散文了,这里有历史纪实,有报告文学,颇具文学性和穿透力。《战舰是我成才的摇篮》,是加永退役后有感而发写作而成,发表在1990年第3期《海军报通讯》上的一篇散文;《深入河底捉“鱼”,从<与移民一起过年>谈深入一线采访》,作为经验之谈,写出了当时采写者的心态与观点,发表于2001年第5期《新闻通讯》上。《过年“喊好”》,写出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故事,获得了《国电网》征文二等奖。

《患难之中见真情的领头雁——记盐城市大丰区万盈镇西灶村党总支书记刘小勇二三事》,从一个“猛子”扎进水中、一个“箭步”冲进火海、一份“爱心”温暖爱心,把一名爱民情怀和爱岗敬业的村书记风貌展现了出来。《根扎红色沃土的“常青树”访盐城市大丰区西团籍驻常州新四军老战士周长根》,写出了新四军老战士情系故土、庚续红色血脉的故事。《创新业 带民富,做慈善的火车头》记述了万盈村书记葛永洪从一名打工仔到民企董事长、带领村民强村富民、践行慈善之举的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大丰诞辰80周年》记述了抗日烽火中台北县诞生,解放战火中台北县重建、以及台北大沟子红色中心那些永不磨来的往事。还有记述粟裕大将的书页,描写了大将的战将风采和为民情怀。《少将军医情系故土》记述了新四军老战士、原海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袁汝根的故事,刊于1995年《农民日报》主办的《农村生活报》上。那篇《他耕耘在传播红色文化的沃土上》文章,由加永口述,记述了透过加永平凡的人生轨迹,战舰助他走上新闻自学成才之路,克服困难种好“责任田”、为三峡移民安置宣传操碎了心等故事……这一切,都真实再现了加永的新闻生活和传播红色文化之路。

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篇幅,这里不一一列举。捧读加永的佳作《传承红色文化》,里面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物,还有新人新事,最后还有小品广播剧等,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加永先生的才情,那可真的是多才多艺。加永的书,记述的是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正史的补充,是民间的正史,也是将来人记述现代人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和现实版的历史。

薪火之功,历史记忆。读旧时二十四史,优秀的历史人物才有列传,而加永作品里的大人物、小人物,都可以记入乡村振兴新的历史时期的列传类人物,这是笔者读完加永作品的总体感觉。(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博客中国专栏作家、《斗龙港文学》杂志副主编、大丰区红色资源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