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战友们给我讲当年的战斗故事,联系电话:13813417993
联系邮箱:wuyaoting9999@sina.com
联系QQ:457995680
老山八里河东山战区1078高地前沿观察哨的故事(十)
--36师防化连一排长王永健讲述他的亲身经历
(二十一)(二十二)……等续
吴耀庭
[编者按]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分为1979年自卫反击战及老山战役、老山轮战两个主要阶段,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之久。而在整个老山战役和老山轮战中,我军的炮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所以我军的炮兵能够发挥神威,前沿观察哨是功不可没,这里是首长的眼睛,战区的神经,他们也是我们战场的前沿守护神。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些日子,本人发了篇《跨越时空的生死战友情》文章,讲述了徐州战友尚俊刚在“1·15”战斗中身负重伤,大丰籍战友王俊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留下来陪他一天一夜的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以及尚俊刚一行来大丰看望救命恩人王俊杰的动人故事。故事发表后,被千余名战友传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年届六旬的原36师防化连参战老排长王永健(山东莱阳人),故事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用十余天时间,查阅当年的战斗日记和战斗录音以及战地留下来的各种资料,不顾自己眼睛酸痛,在手机上用汉语拼音打出20余个小故事,发给我,十分感人,我服兵役时,曾与王排长同一连队,参战时担任文书,王排长故事中的许多人,既是他的战友,也是我的战友,在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把这些动人的故事推出来,是告诫后人,幸福生福来之不易,哪有什么生活静好,是一些人的奉献成就了今天的和平!今天推送第十个30多年前发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前线36师观察哨一排长王永健讲述的思念亲人、阵地数据等方面的故事。
前几天发表过发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1078高地上发生的故事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点赞者众,好评如潮,本文后将附部分揭图,感激大家的关注与点赞!
(二十一)思念亲人常人愿 烽火三月传家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85年新春佳节,在这个一个传统的节日里,万家团圆,千家欢乐,而我们老山、八里河东山边防前线官兵都是在前沿阵地度过的。
说到思念亲人,王永健排长说,这个标题大家都理解,不说这个故事吧,好像整个大故事缺了什么,其实这个话题也是一个人参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故不能不说。
1985年,在一线阵地上,“2.11”进攻拔点战斗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军一举攻克了敌人18个重要据点,敌人基本上没有什么要点可以支撑了,前沿炮阵地也被我军打残废了。当时,据传敌人后方炮弹也供应不上,122以上口径炮弹需要进口。
越军很少打炮了,我前沿阵地上也平静了不少,这样一来,我方有了修整工事,改善伙食包饺子,写家信,下山处理个人卫生等机会了,阵地上也传出了吉它和口琴的声音。
在1078高地上,我36师防化连化学观察哨里,韩建国,章梁,钱德龙是吹弹高手,徐嵩峰是文化写作高手。王永健排长也没有闲着,他乘着这段战争平息期,赶忙给家里亲人写些家信,报报平安,以慰他们担心的情怀。王排长说:“在‘2.11’作战前,我没有机会写信,由于战事紧张,就是写了信也没有办法发信”,这个不说,参战的人员也明白,你身居边防前哨最前沿阵地,既有山路崎岖,高山坡陡的困难,还有“百米生死线”的考验,前送后运都十分困难,谁给你当信使?
王排长说,给家里人父母和妻子写信报平安,不是今天写战斗回忆录这样说一个个故事,而是简单的传递平安的消息,家里亲人基本上不了解他在战场上的事情,写信给父母亲,就是善意的谎言,报喜不报忧,只是说这个月寄的20元钱收到了没有,以及问老人身体是否健康,让他们放心,这里很好,云云。当时,给老婆的写信,篇幅比较多,具体除了报平安,还有一些我爱你我想你的的语言,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王排长说:记得当时是云南十支局的通讯地址,那个时候通信极端不发达,没有直拔电话,更没有QQ和微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只能靠“两地书”,一来一回一封信,要二十天左右才能到达,通信效率很低,所以古人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王排长因为前期在1078高地观察哨,还发生过三次大的战役,间有大规模炮击和零星的冷枪冷炮打击,他写的信当然是少之又少。现在战事稍缓了,他正好补上这个缺憾!在本博主吴耀庭的大丰籍战友中,有一名战友名叫夏雪海,由于他跟王排长一样,在八里河东山前线执行任务时间较长,也自然与王排长一样,很少有家信寄回家,他的父母十分不放心,经常深入到西团、大龙所有参战战士的家中,想从其他人给家里的信中探听到一鳞半爪的有关他儿子的消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在这里讲过去阵地上写信的故事时,可以这样说,阵地战友给亲人写信,没有写战斗场面的,更没有写多么的危险,也没有写炮弹爆炸一条腿之类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负伤这种话题的!”王永健说。“我们在阵地上到了后期,就是下了一线阵地到了二线修整期间,也可以正常收到家乡的来信了!”。他们在一线阵地收到家里亲人的信,是阶段性的,有时间20天左右可以收到家信,在二线休整时,10天左右就可以收到家信。
35年前,当时没有现在的通讯条件,没有网络,没有电话,阵地上电话是作战电话,要一级级的总机拨转,如果要打一次电话,转接线的总机话务员就是一大堆,打通一次跨几个省的电话,特别是老山前线的作战电话,无异于天方夜谭。
说到电话,有件打电话的事,还真的值得一说,这个天方夜谭实现了。有一次,在1078高地上,王排长就接到老家爱人打来的电话。那是在1985年3月的一天,一个地方人员的电话,居然打到了战斗阵地,在那个时间、那个环境、那个条件下,王排长老婆要给在前沿阵地观察哨的他打电话,难度多么的大,这可想而知。
后来,王排长听说,他夫人为打这个电话,整整花了一天时间,地方邮电局是不可能接通南疆前线的电话的,她是一大早就到了她老家部队住地,找到他们结婚红娘时部队的后勤部部长,通过部长家里的电话,由部队通信营把电话打到了阵地上!王排长在阵地上接到这个电话后,全阵地的战友都沸腾了,步兵观察哨战友问我,你老婆做什么工作,可以通过什么关系把电话打到阵地上?
这个时间,王永健在阵地上就打开了话匣子,和战友们说起家乡的事情,说起了结婚半年就上阵地的话题,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喜欢唱《十五的月亮》,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就是这么的感动人心,就是这么的切题,这也是为什么这首歌走红的原因,云云。
王排长说,他给家里写信是报喜不报忧,其实家里亲人给他写信也是一样。1985年春节前,地方政府官员到他家里走访,问父母有什么要求,母亲对政府官员说: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我儿子现在在前线打仗,我们没有什么向政府要求的,你们来看看我们就感谢了!有一个事情我想请政府帮帮忙问问,话音刚落,就被王排长的父亲制止了。王排长的父亲说:“你说什么呢?没有什么要问的,也没有什么要求,政府领导这不是送来鸡蛋芹菜和肉了,还有面粉,这个过年多好,其他没有要求,转告我儿子王永健,要他不要挂念,英勇杀敌!”
“其实我母亲是想问我是不是真的和村里人说的那样,让敌人炮弹打去一条腿?我父亲就是不相信,就是有,也不可以证实,要不这个年如何过啊?”王永健说。后面政府工作人员没有过多说什么,就到另外一家抗日老兵家里走访慰问了!
在王永健凯旋回家后,看到母亲,在他参战这一年时间里,满头黑发变成了白发,看看我的腿,母亲说:“儿子,腿不好了没有什么,人回来了就好!”王永健说:“妈我挺好的!”父亲也问:“儿子你的身体真的没有什么吗?”王永健说:“没有什么!”原来,父亲也听到村里热心人的闲言碎语,一个父亲,大爱无边,无法叙说。王永健说,更多参战回家见到亲人的场面就不写了,就是我不刻意细写,也是流着眼泪写的故事。
可以想想到,父母亲这一年是如何度过的,这一年时间段里,母亲头发变白了,一个不到五十的女人,头发一年黑发全变成白发……这是担了多少心,受了多少怕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参战的人自然思念亲人,但哪有父母思念自己的儿子感情那么深啊!
王排长的爱人是国营企业的职工,需要上三班运转,打仗这一年,有时候是下了中班都不知道回家,好在厂子车间主任秘密派工友姐妹在护送,没有出安全问题,王排长停说这一段纠结了好几次,反复了几次最后还是说出来了,这是真人真事,不掺任何水份,说了心里踏实,就是给后人的礼物也没有渣子!
参战这一年,王排长等人在南疆阵地上英勇杀敌,地方政府也走访慰问忙着照顾军属的亲人,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在这一年时间里,亲人是如何的感想就不写了,读者诸君会有心灵感应。就此打住。
(二十二)阵地数据
王永健排长说,前面写的故事,都是在1078高地,在122天时间里,基本都有战时观察记录,除了每天定时向指挥部报告气象数据,对观察的敌情炮击也及时报告,当好指挥部的眼睛,每天到战斗观察和测量数据阵地上和指挥部记录数据是一样的,每天早中晚报告气象,“1.16”和“2.11”战时一个周的时间里是2 个小时报告一次气象数据,完成了1187余次的气象测量观察登记报告,发现敌人炮阵地83余个(次),发现可疑爆炸3次,实施化学侦查1次,化学取样2次。向师长在阵地上报告1次,向连长报告过10余次,向指导员报告1次,连长来电话20余次,指挥部电话10余次。敌炮击阵地12余次。消耗弹药一批。值班¨二三五¨这些数据,都能从当年的指挥部登记表档案里查到,也可以从当时写的日记本中找到。
这一段比较枯燥,但是,是衡量我们的完成任务的重要依据之一。故也作为一个战斗故事,虽然枯燥无味,但也值得记之。写下这一组数据,也就算是观察哨的一种战斗成果了!
说到观察哨的观察数据,意味着第一观察哨也即将从阵地上撤下来了。而观察排第二观察哨在副班长攀永成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班长吴耀国后来接替排长王永健的工作,并光荣立功。预备观察哨同连队其他战友一样,在习实排长岳振明的带领下,完成战斗保障任务,谢庆东李松海战友在修工事中,负伤,经过一段时间医院治疗,身体恢复。战友的名字是实习排长岳振明(天津),班长吴耀国(上海),副班长攀永成(河北),战斗员谢庆东(南京),王健(浙江),翟和林(江苏),李松海(河南)。有关他们的战斗故事,将来在适当时候补充发布,这里不再赘述。
(未完,待续)
点赞情况:
感谢点赞,感谢关注,感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