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老山八里河东山战区1078高地前沿观察哨的故事(十四)——36师防化连一排长王永健讲述
2018-08-07 22:38:48
  • 0
  • 2
  • 25

欢迎战友们给我讲当年的战斗故事,联系电话:13813417993

联系邮箱:wuyaoting9999@sina.com

联系QQ:457995680



老山八里河东山战区1078高地前沿观察哨的故事(十四)

--36师防化连一排长王永健讲述他的亲身经历

(编后语)

吴耀庭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分为1979年自卫反击战及老山战役、老山轮战两个主要阶段,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之久。而在整个老山战役和老山轮战中,我军的炮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之所以我军的炮兵能够发挥神威,前沿观察哨是功不可没,这里是首长的眼睛,战区的神经,他们也是我们战场的前沿守护神。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些日子,本人发了篇《跨越时空的生死战友情》文章,讲述了徐州战友尚俊刚在“1·15”战斗中身负重伤,大丰籍战友王俊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留下来陪他一天一夜的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以及尚俊刚一行来大丰看望救命恩人王俊杰的动人故事。故事发表后,被千余名战友传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感动了年届六旬的原36师防化连参战老排长王永健(山东莱阳人),故事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用十余天时间,查阅当年的战斗日记和战斗录音以及战地留下来的各种资料,不顾自己眼睛酸痛,在手机上用汉语拼音打出20余个小故事,发给我,十分感人,我服兵役时,曾与王排长同一连队,参战时担任文书,王排长故事中的许多人,既是他的战友,也是我的战友,在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把这些动人的故事推出来,是告诫后人,幸福生福来之不易,哪有什么生活静好,是一些人的奉献成就了今天的和平!今天推送第十个30多年前发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前线36师观察哨一排长王永健讲述的故事编后语,作为王排长所有故事的结尾。

          前几天发表过发生在老山八里河东山1078高地上发生的故事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点赞者众,好评如潮,本文后将附部分揭图,感激大家的关注与点赞!



编    后    语


        王永健是一个参战时的排长,在34年前保卫边疆的战斗中,作为一名师级化学观察哨的基层指挥员,同时也是一名战斗员,他和他所率领的韩建国、钱德龙、徐嵩峰、章梁战友,共5人,在前沿的1078高地上,整整奋战了122天。在这122天里,他作为一个有心人,发动全班战士记日记,留住了三十多年前的那段为祖国而战的珍贵记忆。今天他通过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他所在四号阵地(1078高地)上的所见所闻,由本博主融汇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一个山头、一个普通的基层指挥员的眼睛来演绎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通过一个点、一个故事谈个体山头的与见所闻与整个战争、整个战场的关系;通过一个个小事,反映出当代中国军人爱祖国、爱岗位、爱战士的情怀;通过战场的残酷性演绎,教育人们,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安宁而祥和的日子是靠战士打出来的,而不是天下掉下来的。

        有看官说,王排长的故事只看到炮炸,看不到血腥的撕杀,看不到真刀实杀,似乎在阅读中还缺欠一些东西,是的,你的观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我们所编写的是王排长眼中的中越战争,而不是整个战斗画卷。拿第一线守阵地的战士比、拿拔点战斗的冲击过程比,拿喷火兵要到敌人的暗堡前二十米左右的距离去打那个只有50米有效射程的喷火手比,王排长的岗位确实有所欠缺血腥的味道。但是,列位看官你要知道,社会上的人也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社会上,我们看到有各级政府官员、有各行各业的人,有工农商学兵之分,有什么蓝领白领的区别,有好人坏人之说,其各式人等,其实是五花八门,不可同日而语。其实,在部队打仗的过程中亦然。

        在我们的人民军队中,也有从将军到士兵的区别,更有各个不同的兵种,而每个人从上到下其分工都是迥异的,各自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诚如外国人看戏曲一样,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即使同一批参战军人的心中,就有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战场,看待这场战争!带兵的将军要“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第一要务是要打胜仗,而为了战役的胜利,他是不会具体考察会牺牲多少个士兵;参谋人员要分析敌人双方优势劣势,要分析战场态势,要知已知彼,要出谋划策,当好将军的决策参谋;指挥连,要迅速准确传达指挥部的每一道战场指令,做到令行禁止,令出必行;通信营,要搞好电话线路通讯,架好线,要搞好电台畅通,要多做预案,防止敌方干扰;侦察连,要完成潜伏、捕俘、出境侦察等急难险重任务;工兵连在遇山开路,遇水架桥,遇到地雷排雷,甚至强化开辟通道,更有甚者,时间紧急情况下还要滚雷,一切都是为了战争的胜利;防化连,负责“三防”,即防化学、防原子、防细菌,做好化学观察、战场化学侦察、化学洗消和战场喷火工作;导弹连,负责打击敌飞机、坦克、战车等各种目标;高炮营,负责战区防空任务;而步兵中又分为重机枪连、轻机枪连、火箭筒连等区别;炮兵又分为加榴炮连、加农炮连、火箭炮连等兵种……在王永健排长参战的同时,他所属的陆一军即陆军第十四军(甲)及所属的陆1师、陆36师、炮9师等部队同样经历过12.22战斗、115战斗、2.11战斗、3.8战斗、5.3战斗等大规模的战斗,这一年里,取得了歼敌5007名的成绩,各拔点分队、防御分队、抗反分队在历次战斗中表现出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硬骨头”精神,其血腥搏杀程度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有397名烈士壮烈牺牲,有上千将士光荣负伤,这些英雄业绩,同样的会惊天地、泣鬼神,这些故事不因为王排长没有讲述而不存在!这些英雄的烈士一定会光耀史册,彪炳千秋!但因为这些故事不是王排长所亲见,所以他没办法还原整个战争的过程,还望列位看官海涵!

       在结束王排长所有故事之际,本博主在这里还要唠叨一下现代战争与古代战争的异同。旧时那种人海战术,那种大规模的血腥搏杀场景,将随着高科技战争的来临,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从海湾战争,到沙漠风暴,到利比亚之乱,大家可以看到“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和“斩首行动”方式的来临,早就颠覆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在在没有看到敌人的同时,就已经通过高科技手段而确定了。发生在34年前王排长那个时代的中越边境战争,已经不同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以及中印战争、中苏珍宝岛的战争,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中国军力虽然所谓“文革”过后不久,但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炮战是当时战场作战的主要形式,每天双方轰炮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而双方指挥员战斗员除非遭遇敌人特工偷袭,或者去拔点作战,或者遭遇敌人进攻,一般情况下还真的是难以望见对方的影子,一旦发现影子,双方的狙击手早就要了你的小命。我们的36师师长蒋文郁被战士们尊称为“炮神”,他强调充分用好炮,发挥“神炮”的威力,在他指挥下的“神威大炮”,曾经被大卸八块,由战士们利用夜暗大雾的掩护,抬上著名的八里河东山,在前方观察哨一旦发现敌人炮阵地或三个以上兵力,用直瞄炮火就给予敌人直接的杀伤。36师无后坐炮连被中央军委命名为“神炮连”,也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它确实“神”,据前沿的战士们说,有一次他们把炮弹直接打到敌人的炮管里,造成敌军重大损伤。在一次战友聚会中,我有幸认识了神炮连的徐祝良战友,他告诉我,在炮神蒋师长的安排下,他们把阵地上的大炮安置在悬崖边上,敌人的炮火可直接命中他们炮阵地的机率几乎为零,原来把炮安置在悬崖边上,敌炮火打近了,打不到炮的位置,打远了,弹着点又掉下了悬崖,真为有这样的高级指挥员而点赞,我们是幸甚幸甚了!如果不是遇到这样精明的高级指挥员,那场战场还不知要多无谓牺牲多少当年的好战友呢!

        王排长给我们讲述了我们平时各个战友不同岗位上难以见到的战斗风景;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富有战斗力的伟大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全有能力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各种战斗任务;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战争画卷和无数为卫国战争而奉献的英雄战士,看到了战士们的高贵品质;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祖国的强大,人民的自由,也看到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实际案例,变成了一种无所不在、颠扑不破的直理!


          “文臣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永远感谢千千万万个像王排长一样,为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又一代青年军人,有了你们的存在和接力传承,中国将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永远被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正在到来!

         感谢王排长给我们带来精彩的、令人热血沸腾故事!感谢千千万万个为祖国而战的王排长!王排长的故事推出后,王排长找当时的文印社想打印一份出来留作纪念,当地文印社的朋友看到王排长的故事后,用五号字排版,帮助王排长打出了170页全部故事,我们感谢这位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的文印社!在江苏响水,博主妻子的一位同学看到王排长讲述的故事后说:“过去我对军人不甚了解,现在看了王排长的故事后,我有一种当军人的冲动!”由此看来,通过王排长讲的革命故事,讲述了历史,传播了正能量,真正教育和真正感染了一批人,博主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领导下,一个崇尚军人、尊崇英雄的时代正在到来!

        王排长的故事中虽然没有讲到具体的为革命而牺牲的许许多多的烈士,而烈士的业绩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博客主代表列位看官向他们道一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感谢各位同仁的点赞!



千万不要忘记炮火连天的中越战争

王永健排长与首长下棋(胡粤海画)

(全文完,谢谢阅读)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